大手牵引小手 传承古建技艺!——扬州职大志愿者开展非遗榫卯技艺研学活动
榫卯作为华夏营造技艺,延续千年。数千年的传承,使榫卯技艺成为了我国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,凝结了中国历史文化与智慧,也代表了华夏几千年营造技艺的灵魂……近日,扬州市职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“廊桥筑梦”志愿团队的大学生们在木作营造技艺大师的指导下开展“大运河·小鲁班”古建筑榫卯技艺公益研学课程,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大运河与古建筑榫卯基本知识,探索非遗榫卯技艺的奥秘。 “榫卯结构里的两块木头是怎么拼接的?”“斗拱是怎样叠加的?”“古时候的建筑真的没有钉子吗?”活动现场,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康静劼为大学生与小学生共同讲授了《斗拱——中国古建筑的明珠》一课,大小学生聚精会神,“牵手”共同了解榫卯斗拱结构的悠久历史、建造方式、典型结构,以及在古建筑当中的应用等知识。 理论授课结束后,大学生志愿者带领“小鲁班”们运用手边的材料与学习到的知识,仅用拼插的方式搭建一座牢固的“木质桥梁”,加深对榫卯结构和传统营造技艺的认识。“我们的桥不需要任何的胶水、不需要一颗钉子就能建成!”有小组高兴地喊道。“我们的桥可以承重十本书!”“我们的桥连人都能站上去呢!”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兴奋的说道。 在动手环节结束后,志愿团成员许佳宇和叶紫怡发挥专业知识,为小朋友们进一步讲解“榫卯”之中蕴含着的结构力学知识,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与比拼的过程中体会力学的奥秘,真正让物理知识“玩”出来。“我们希望发挥专业所长,通过志愿服务和公益课堂的形式,将中国古建筑的知识教授给小朋友们,让他们形象而又具体地认识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财富,一起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。”“廊桥筑梦”志愿团队长李宇娇说道。 “榫卯是惊艳千年的古建智慧。精巧的工艺需要传承,优秀的文化需要发扬”。扬州职大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吕凡任介绍,此次公益课程,是学校土木工程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之一,志愿团队的大学生们希望通过志愿服务、公益课程的形式发挥专业所长,传播中国古建筑知识,让专业知识走出校园,在青少年群体中发挥更强的思想启迪作用,激发更多小朋友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的兴趣,增强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民族文化自信,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、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。(梁孝梅 张双双)